雖然今年年初我國南方遭受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北方春季遭受了持續干旱,四川等省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災害,農業投入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但有黨中央、國務院諸多優農惠農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夏糧有望連續五年取得豐收。專家認為,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與各級植保人員的辛勤工作、努力奮戰是分不開的。病蟲防控工作的及時有效是今年實現夏糧豐收目標的有力保障。
受今年諸多不利氣候因素影響,小麥、油菜的植株抗性明顯下降,導致小麥、油菜的多種病蟲害偏重發生,尤其是進入3月份以后,小麥條銹病、吸漿蟲、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呈現出發生面積廣、擴展速度快和局部為害重的特點。3月底4月初,正值小麥和油菜生長關鍵時期,小麥條銹病發生程度在3級以上的超過6個省,發生面積每周以25%的速度遞增;油菜菌核病在西南和長江流域普遍發生程度超過3級,發病面積以每周50%的速度遞增,在湖北、湖南部分重發病地區葉發病率達50%以上,個別出現莖受害現象;河南吸漿蟲發生范圍不斷擴大,嚴重地塊蟲口密度在百頭以上,整體呈重發態勢。此外,小麥赤霉病、地下害蟲、麥蜘蛛和油菜蚜蟲、油菜霜霉病等病蟲也在各地相繼發生。這些病蟲多發并舉、重疊危害,對小麥和油菜生產構成了嚴重威脅。
針對今年夏收作物病蟲偏重發生的嚴峻形勢,農業部門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小麥、油菜病蟲的發生為害,為奪取今年小麥和油菜豐收起到保駕護航作用。
一是提早動員,全面部署。為奪取今年小麥和油菜等夏收作物豐收,農業部在2月28日全國植保站長會議上明確了2008年植保重點工作,提早對小麥條銹病、蝗蟲等六大重大病蟲全年的防控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在進入小麥、油菜病蟲防治關鍵期之前,及時下發了《2008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方案》和《關于做好小麥條銹病和油菜菌核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了小麥條銹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蟲防控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進入病蟲防治關鍵時期后,針對小麥條銹病和小麥赤霉病防控的嚴峻形勢,農業部再次下發了緊急通知,進一步安排部署防控工作;4月初在湖北及時召開了小麥和油菜病蟲害應急防控現場會,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推進了各地防控工作的開展。
為確保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農業部種植業系統還成立重大農作物病蟲防控督導組,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制,由司局級領導親自掛帥,帶領有關專家,深入田間地頭調查研究,加強防控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及時解決了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地方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把植保工作作為抓糧食生產的首要大事,層層落實責任,全面建立了重大病蟲應急防治機制,堅決把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二是加強監測,準確預報。及時掌握了全國重大病蟲發生防治動態,準確預報病蟲發生趨勢是做好病蟲防控工作的基礎,是科學防控的依據。為進一步規范病蟲監測工作,今年,農業部組織各級植保機構完善了重大病蟲測報技術和調查方法,建立周報和信息發布制度,及時組織全國測報站點全面開展了小麥和油菜病蟲害系統調查,加大普查對象和范圍,準確監測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和演變規律,及時發布了小麥、油菜等作物病蟲的長期、中期預報。各地植保機構不斷完善預報信息發布手段,在大力推進電視預報的基地上,部分地區開展了通過手機短信發布預報信息和防治技術,為各地開展小麥、油菜病蟲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是及早準備,確保防效。為有效控制小麥條銹病,在2007年秋冬季,農業部就組織各地開展對6110萬畝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和主要冬繁區的秋播拌種,對420萬畝秋季發病麥田冬前用藥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小麥條銹病的越冬基數。為確保病蟲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各級農業部門積極爭取財政支持,提早準備防治物資,確保了應急防治的需要。如河南省各級農業部門共爭取小麥病蟲監測防治補助費980萬元,省植保站提前預訂了30噸應急防治用藥、500余臺大型機動施藥器械分送到病蟲重發區和早發區,用于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的控制和吸漿蟲重發區的應急控制,各地準備各種農藥1.73萬噸,手動藥械687.6萬部,機動器械21.35萬臺,車載式大型施藥器械和煙霧機2000多臺(套)。四川省提前儲備機動噴霧器2.87萬臺、手動噴霧器35萬臺,農藥170噸。
四是加大宣傳,強化服務。為及時將病蟲發生信息和防治技術傳送給廣大農民,各級農業部門廣泛開展以小麥條銹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蟲防治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通過印發掛圖、明白紙,召開各種會議、培訓班,舉辦農民田間學校等形式,指導農民適時、科學、有效地開展病蟲防治。據統計,今年各地共召開防治工作會議373次、防治現場會419次,開展廣播、電視宣傳2217次,印發技術資料393萬份,培訓干部6.05萬人次,培訓農民技術骨干261萬人次,防治新技術普及率達到60%以上。
五是示范帶動,綜合防控。今年農業部組織各地在小麥主產區設立了30個小麥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示范區,重點展示示范了生物多樣性、抗病品種、藥劑拌種、發病中心化學防治和施藥時期及方法等關鍵技術;在油菜主產區設立了10個油菜菌核病綜合防治示范區,重點展示了農業防治、煙霧機施藥等關鍵技術,從而有效地指導了各地小麥和油菜病蟲害的科學防控。尤其是利用生態調控、栽培技術和品種更換等措施控制小麥條銹病,條銹病病菌區源頭治理初見成效。在中央財政重大病蟲應急防治補助專項和地方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植保機構積極組建并扶持植保專業化防治隊的發展,對重大病蟲實施專業化防治和統防統治,有效地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農藥的使用,減少了防治成本,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
通過各級農業部門、廣大植保人員的共同努力,今年小麥條銹病、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蟲的發生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據初步統計,截至5月26日,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達5億多畝次,共防治4.6億畝次以上,防治面積比率達90%以上,其中小麥條銹病的發生面積比去年減少1050萬畝,赤霉病、吸漿蟲、蚜蟲、白粉病、紋枯病得到有效控制。油菜各類病蟲發生面積8000萬畝,防治面積7500萬畝次,防治面積達90%以上。共挽回小麥產量損失約100億公斤,挽回油菜產量損失約7億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