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國家出臺政策,在國內收購1000萬噸國家臨時儲備稻谷,其中粳稻400萬噸,秈稻600萬噸,強力扭轉了不斷走低的稻價;11月初,正式實行“北糧南運”運費補貼政策,鼓勵關內企業入關采購東北稻米,緩解東北新糧供應壓力;11月上旬,由北至南國家臨時收儲全面啟動,此舉高位支撐了產區稻價,保障了農民利益;11月中旬,糧食出口關稅實行調整,其中大米出口關稅將從5%-10%調低到3%-8%,以緩解國內沉重的供應壓力;近日,據可靠消息,國家將在全國范圍內再增加750萬噸的稻谷臨時儲備,其中粳稻450萬噸,秈稻300萬噸,再次表明國家力挺糧價的決心。由于國家利好政策這股暖風的吹拂,預計國內稻價將繼續保持高位堅挺態勢。目前國內稻米市場行情具體如下:
一、東北產區稻價高位穩定 大米走貨表現緩慢
近期,受國家利好政策支撐,東三省稻谷價格保持高位穩定。其中:黑龍江五常庫點普通長粒收購價在0.94-0.95元/斤,大米出廠價在 1.45-1.5元/斤,較上周同期持平;吉林榆樹米廠普通水稻收購價在0.94-0.95元/斤,普通圓粒米出廠價在1.33-1.34元/斤,持平;遼寧盤錦地區水稻收購價格在0.96-0.97元/斤,持平。受輪換糧及國家臨時儲備糧收購任務要求,東北地區糧庫入市積極,但大部分地區農戶仍存在惜售心理,特別是在國家多次出臺利好下政策力挺糧價更是提升了他們對后市稻谷價格的期望值。加工企業方面,由于大米銷售不暢,南方銷區的客商要貨不多,米廠開工嚴重不足。據哈爾濱方正縣一米廠經營人透露,近期,大米走貨更加困難,他僅往重慶、蘭州、青島一些相對較近的地區發貨,而且量特別少,廣東、云南、福建等南方主銷區近日基本沒有要貨,主要是因為南方新晚米及蘇皖粳米大量上市,價格上占有優勢,擠占了大量市場份額,另外,雖然“北糧南運”有運費被貼,但受資金及行情低迷的限制,南方客商不愿先貼錢來搏市場,因此總體來說,東北產區大米外運仍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后期因鐵路運輸緊張這一局面還會加劇,預計到明年春節過后,運力逐漸好轉時,東北大米屆時銷售情況才會有所好轉。
另據統計,截至11月15日,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等5個粳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08年新產粳稻239.2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18.9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146.2萬噸,占收購總量的61%,比上年同期增加90.5萬噸。今年,除去各省本身的輪換糧任務之外,東北三省另增加的國家臨時儲備粳稻共計850萬噸,截止時間為明年3月31日,按目前的收購進度及農戶的惜售心理來看,糧庫的收購工作預計也將持續到明年 3月份,因此,受此支撐,東北地區稻谷價格保持高位堅挺的格局在這期間都不會改變。而大米方面,按消費習慣,至12月份之后,我國大米需求旺季逐漸來到,屆時需求的增加必將直接打動市場,加快大米的走貨速度。但同時隨著冬季的來臨,為確保冬季儲煤工作的順利展開,運煤將擠占大部分鐵路運力,而元旦、春節運輸又將面臨著巨大的客流高峰,因此,因此東北米走貨屆時仍然將比較困難。不過,從另一方面講,筆者建議,目前南方一些大型企業,在資金寬松的前提下,可趁目前運輸尚不緊張,而國家又大力支持的情形下,入關采購東北稻米作為儲存,然后在運力緊張而需求大增時期適時銷售。
二、南方臨時收儲有序進行 稻強米弱強勢存在
據筆者調查了解,目前南方各省臨時收儲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安徽、湖南大部分地區任務完成已盡尾聲,不過新增加的臨時收儲各省還尚未分配到各地區;四川、湖北、江西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著國家新增收300萬噸秈稻政策的出臺,南方中晚稻臨時儲備量已共計900萬噸,截止時間為12月31日。而從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截至11月15日,南方14個中晚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08年新產中晚秈稻1213.6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 288.6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810.6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14.5萬噸,收儲進度較快。業內有人認為,臨時時儲備量分至各省后量太少,恐后期糧價會有下跌,但各省本身還有著輪換糧任務,仍能有效地支撐著市場,且中晚稻作為農民口糧,商品率較低,因此,筆者預計春節前糧庫都不會離市,南方中晚稻價格仍將保持高位平穩運行的態勢。目前,南方臨時收儲價依然按照各省劃定的價格保持高位穩定,加工企業收購價也總體穩定,局部因米價趨弱略有震蕩,其中:湖南桃源晚稻收購價在0.91元/斤,晚米出廠價在1.3元/斤,保持穩定;江西南昌常規晚稻收購價在0.94元/斤,普通晚米出廠價在1.4元 /斤,持平;湖北襄樊中等中秈稻收購價在0.9元/斤,標一中秈米出廠價在1.28元/斤,均較月初下跌0.01元/斤;安徽望江晚稻收購價在 0.94-0.95元/斤,晚米出廠價在1.38-1.4元/斤,保持穩定。
受“稻強米弱”格局強勢存在以及副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影響,南方米廠利潤嚴重縮水,開工率普遍較低。據調查了解,由于東北米及蘇皖粳米南下數量較多,且南方各地區新晚米上市量也逐漸增多的影響,湖南、湖北、江西地區米廠普遍入市謹慎,采購積極性不大,大多以加工優質稻及陳稻為主。一來可以避免與糧庫高價競爭常規稻,可規避風險;二來優質稻保值性較好,價格起伏不大;三來只有優質米在銷區能與粳米相抗衡,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能保證外銷。另外,在大米行情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經調查采訪,南方一些大米龍頭企業受影響不大,如湖南盛湘米業、隆平米業,憑借其品牌優勢及固定的銷售網絡,銷售額不減反增。筆者建議,中小型米廠后期仍可以采取即購即銷策略,如有收儲意愿的企業,短期內可以適量儲備優質稻及陳稻,常規稻可推至春節前期進行收購。原因如下:一方面南方臨時收儲將在12月31日結束,而春節前夕農民售糧換現意愿較強,方便收購;另一方面受傳統節日拉動,大米需求轉旺,即使米價不漲,走貨速度也會加快。
三、國家頻出政策支撐糧價 有力托起稻米市場
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漸趨明顯,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沿海地區企業倒閉、裁員現象大量存在,為緩解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沖擊,國家通過提高糧價,增加農民收益,從而達到拉動內需的目的,國家自十七屆三中全會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支撐糧價的措施,從而有力地托起了稻谷市場,雖然米價持續表現趨弱,但受原糧高位堅挺的支撐,價格下跌空間也受到了限制。我國稻米行情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特別是在新糧收購時期,“政策市”表現尤為明顯。下面,筆者將著重分析近期出臺的降低大米出口關稅及增加臨時收儲政策的出臺原因以及對后市稻米行情的影響。
出臺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通過分兩次增加臨時收儲,有利于穩定市場,不讓市場引起太大的波動;二是目前部分省市臨時收儲任務即將完成,為避免糧庫離市導致糧價下滑,國家再次增收臨時儲備;三是根據市場反映的收購進度再確定追加多少儲備,有利于合理決策;四是大米持續偏弱,國家通過降低大米出口關稅緩解國內米市供應壓力,也可防止因米價繼續走弱損害加工企業利益,進而拖累原糧市場。雖然大米出口有配額限制,關稅下調對國內米價影響不大,但以此也可看出國家有支撐米價的意愿。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來預計,后期國內稻谷市場將繼續保持高位堅挺的態勢,而大米受原糧價格的支撐,下跌空間基本已沒有,后期隨著12月份后需求的逐漸轉好,大米走貨速度將會加快,價格將總體呈平穩趨升的態勢。不過,后期仍將密切關注“北糧南運”以及南方輪換糧的拍賣狀況對市場的影響。